顯示具有 甜點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甜點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RECIPE/ 可能是我做過最簡單的甜點 – 濃口巧克力慕斯 Whiskey chocolate mousse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與大部分的人不同,我吃甜點的時候喜歡吃正常的甜度,也就是一般人會覺得過甜的狀態。我總覺得,甜點這東西就是甜度要足,不然為何要叫甜點?正常的甜度下搭配茶水或咖啡,料理本身才能有完美的表現,老覺得減了糖後就相當不帶勁,有種辦事不力的隔靴搔癢感。至於健康與糖量攝取度的問題,就只能少吃一點借借口。

我寧願只吃一口完美比例的點心,也不要吃下一整顆味道失衡的蛋糕。不過我是個相當激進的人,如同喝珍奶的時候一定要全糖全冰,把自己全身的體脂肪逼到極限,但是一年只喝一杯這樣。

說了這麼多,很多人可能打算轉臺了,先別擔心,這個巧克力慕斯是個完全不加糖的點心,吃起來口感厚實風味足夠,我也不知道上一段關於甜度的情緒發言是哪來的,就當我在發神經吧哈哈。

如果你是廚房新手,那這個配方就是為你量身訂做的,毫無難度,也不需任何專業的器材,沒兩下就完成了,是在廚房練功的良伴。巧克力慕斯是許多甜點的基礎內裡,可以掛在完成的塔皮內,或是蛋糕的夾餡裡。裝飾的部分,這個配方我混了打發鮮奶油和當季的新鮮草莓,不過請各位隨意發揮創意,不論是把家裡多的果醬填在容器底部,或是吃的時候搭上原味的碎餅乾皆好。如果你是巧克力重度上癮者,直接單吃也是直衝腦門的愉悅。

要特別留意的是,這個配方裡面是單純用生雞蛋增加空氣感,請挑選最新鮮的雞蛋來製作。另外,因為只有蛋的關係,所以味道真的非常厚重,如果想要順口一點的話,也可將部分蛋白等比例換成打發鮮奶油。

寫到這裡,忽然想起我的甜點愛店雷斯理,多年前他們還在永康街小自由咖啡裡的時候,會固定出一款巧克力覆盆子塔,濃口的巧克力對上酸甜帶花香的莓果,那個味道我至今無法忘懷,幾乎每週會去外帶一個回家,這種思念感就像月經一樣定期拜訪我的腦海,真是可惡。

RECIPE/ 達克瓦茲 Dacquoise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嗨,我是Soac的工作夥伴Chuan,與Soac共事差不多一年半多,一路來嚐到許多甜點,但最喜歡的依然是達克瓦茲,沒有之一。

在某次活動因需要大量的達克瓦茲,便有機會參與製作,從分量食材、拌勻麵糊到送進烤箱,一氣呵成,這看似難搞的蛋白霜甜點,卻比想像中簡單,同樣是杏仁粉、蛋白霜和糖粉組成的甜點,但與嬌貴的馬卡龍全然不同,前後幾次,越烤越有心得,我做事粗手粗腳,但達克瓦茲算是我最拿手的甜點,相信我,你們也可以的。

出生法國的達克瓦茲口感多層次,餅殼酥脆,內裏輕盈綿密,融合蛋糕與餅乾的特點,這無法歸類的質地,第一次吃便用力地喜歡上了,風味是堅果油脂疊上清爽的甜味,很是樸實,但卻非常耐吃,外面賣的都夾著漂亮誘人的內餡,但關於甜點我喜歡簡單些,直接吃就很滿足。

關於形狀呢,最常見的橢圓形,是日本師傅的小小心思,故意烤得像古代錢幣,迷你又討喜,我們這次是用高1.5mm,寬7.5cm的圓形烤模,不過烤模也非必要,隨意即可,只要按照外型厚度改變烘烤程度就可以,對了,最後撒下的糖粉,非常重要,糖粉能吸收麵糊上的水份,讓烘烤時能在表面形成薄薄餅殼,讓麵糊外貌保持完整。

至於哪些步驟會失敗呢,我還真的想不太到,八成是麵粉混合蛋白霜時太過熱情,使蛋白霜全部消泡,這類法國甜點,還是得輕柔地對待,蛋白霜先抓三分之一來犧牲,一倒入後快速切過,接著用勺子從邊緣往底部刮去,將不均勻處翻起來,看去質地均勻時,就添入剩餘的蛋白霜,重複上述動作,一邊來回旋轉料理缽,快速動作,縮短時間就能完成!

另外,擠麵糊時,記得一手握著擠花嘴,另一手輕輕先擠出空氣,移動速度要配合擠出的量,頭幾個都會很醜,來回幾次,就會熟練了,記得不要讓手溫影響到麵糊。烘烤時間只是建議,首次試做還是要盯著烤箱,直到表面金黃,出爐時記得要放涼,至少風乾個一小時再吃,否則口感會過於黏牙,但要是出爐時,達克瓦茲與烘焙紙間還有沾黏,那就是烤不夠久,再放回去吧。

說到這邊,可能會有朋友遞麥克風提問,配方好多加入糖粉,能不能減少呢?可以加入抹茶粉、可可粉來變化嗎?我只能說甜點自成一國,所謂的比例就是規則,是有它的道理的,比如蛋白霜,糖會幫助蛋白霜的塑型,所以不要擅自減糖,不然很有可能失敗,要是真的覺得太甜,就沖一杯茶配吧。

達克瓦茲是個能單打獨鬥,也成為配角的好甜點,製作起來簡單快速,我真心推薦給大家(是準備要為達克瓦茲成立後援會了嗎?),寫到這邊,我要趁年前烤個幾盤,當年貨配著影集吃啦!

RECIPE/ 蘋果杏仁塔 Apple tart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第一次到巴黎旅行時借宿在友人家,記得那時候剛入秋,我狼狽的穿著厚重大衣,在蕭瑟的半夜從地鐵站拉著行李箱,走了半小時才抵達目的地,一進去大門後整個人傻眼,是紮紮實實的五層樓啊!

友人J是個退役的法國海軍,同樣對烹飪有著絕大熱情的他,退休後正在FERRANDI進修料理課程。

『這個是我今天上課做的,你要不要來一塊?』J從廚房裡端出了一塊蘋果塔給歷經長途跋涉、幾乎什麼都還沒吃的我。

把行李收拾好後,終於有時間躺在沙發床上喘口氣,沒三兩下就狼吞虎嚥地把整個派啃光。酥脆的塔皮與微微脆口的金黃酸甜蘋果,搭上中間那層香氣四溢的杏仁泥,當時真的很感動,不誇張,而這是我對巴黎第一個食物的美好印象。

蘋果塔的食譜和種類很多,回台後我心裡就想著要複製出類似的味道,所以有了這個配方。製作起來完全不難,但需要一點時間讓塔皮跟杏仁膏休息,以免回縮造成變形或破裂。配方裡的杏仁膏非常美味,可以放在許多的水果塔,當作中層的夾餡,希望你們在家裡也能成功複製出當初感動我的這一塊蘋果塔。

當初解救我旅行疲憊的J先生美味蘋果塔。

RECIPE/ 藍莓棉花糖 Blueberry marshmallow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是的,你沒有看錯,棉花糖可以自己做!

手工做的棉花糖,有著輕盈的空氣感和綿密細緻的口感,咬在嘴裡用舌頭一頂就化開了,留下淡淡的香氣與甜味。相較之下平價的棉花糖,有些吃起來會偏乾又過於紮實。

在家做棉花糖的時候,最要留意的是蛋白霜的部分,要小心控制好熱糖漿的溫度。棉花糖的原理是將高溫糖漿沖進去打發蛋白內煮熟,然後趁熱融入吉利丁片增加彈性和定型。

這個食譜裡頭我加了藍莓果醬變化口味,輕輕地劃開做成大理石的紋路。不知道為什麼,蛋白加上藍莓就有股迷人的花香味,我自己不是個浪漫的人,但做棉花糖的時候就有種少女心爆發的感覺真是苦惱。最理想的情況,應該要將藍莓果醬打成泥(或者煮之前先把藍莓打成泥),但我生性懶散又怕麻煩,不想洗調理機所以省略這個步驟,而且量少實在不好打。這樣子的缺點是果醬的顆粒會讓棉花糖散開,不過不影響口感,請大家就自己的意志和執行力斟酌斟酌。

配方表裡最後是用糖粉混玉米粉來防止沾粘,如果你買的是市售的糖粉,要留意一下,除非有特別註明純糖粉,否則一般店家賣的糖粉通常就已經混玉米粉進去囉。

RECIPE/ 薑、蘭姆酒與香料磅蛋糕 Ginger and spices pound cake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原先的計畫是準備一系列適合冬日裡享用的節慶糕點,在寒流來的時候窩在毯子裡與家人分享,配上一壺暖暖的熱茶。

然後這個計畫就被該死的攝氏28度給毀了,聖嬰現象還我點閱率來啊。

磅蛋糕算是很簡單的甜點(完全沒有誠意介紹都快被熱暈了誰要烤磅蛋糕啊),製作的時候有兩個要點需特別留意,第一是奶油的質地,需要放在室溫或溫暖的地方讓它徹底變成軟霜的狀態,如果運氣好的話接下來溫度降低,那就放在烤箱、冰箱或電視機上面來加速軟化,接著與砂糖打到輕棉如白色羽毛狀。

第二個要留意的是濕料與乾粉混合的時候,千萬不要死命的攪拌,麵糊這東西很傲嬌很容易不小心就攪拌過頭,下場就是得到一顆蘭姆酒發糕。為避免這種尷尬羞愧的情況,要用抹刀輕輕的以切拌法混合,從鍋底將沉下去的料來回翻起來,如此溫柔地重複切拌,你的蛋糕才不會產生筋性硬的要命。

磅蛋糕因為油脂和糖量比較多的關係,可以在常溫或冷藏放個好幾天,保存的時候一定要用保鮮膜封緊喔。若從冰箱拿出來的話,需要退冰個30分鐘到一小時,讓裏頭的奶油軟化口感比較棒。

題外話聊一下蘭姆酒,因為翻譯的關係許多人都會跟萊姆搞混。蘭姆酒的主材料是甘蔗,因為製程的關係大略分成深色的跟透明的,深色蘭姆酒適合跟味道濃郁的甜點,透明的則適合酸甜、清爽的甜點。

年節近了,這次我們將蛋糕填在咕咕霍夫的模型裡來烤,這樣一大顆可以吃個一週都沒問題,不過今年好像找不到任何堆積熱量來過冬的理由就是了。

RECIPE/ 基礎香草卡士達醬 The basic custard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卡士達醬算是最入門的西式甜點,單純用牛奶、蛋黃和糖,卻可變化組合出各種不同的質地,從最基礎的醬汁,到混入打發鮮奶油增加輕盈感,或是融入吉利丁增加定型力,不管是塞入泡芙內或填在塔皮作為基底,你能想到需要內餡的甜點,卡士達醬都能勝任。除了基本調味,也可以加入檸檬皮、柳橙皮、肉桂棒,或是各種利口酒來變化風味。

我先承認我自己不是卡士達醬的鐵粉,可能是我自己不喜歡蛋黃基底的甜點,但是卡士達醬實在太重要了,許多甜點的基礎都是由卡士達醬衍伸而來,總覺得有義務寫個詳細的食譜和步驟跟大家分享。我自己最喜歡的風味是用新鮮的香草莢調味,單純的蛋奶味最能展現香草輕盈細緻的香氣。

製作卡士達最要小心的步驟在混合熱牛奶與蛋汁時,要將熱牛奶慢慢沖入蛋汁內拉高溫度,千萬不能反過來,要是發懶直接將蛋汁倒入熱牛奶內的話,會直接變成一鍋噁心的蛋花牛奶喔。在鍋內加熱蛋奶汁時要攪拌的勤快些,要是加熱過頭的話,鍋子底部可是會燒焦的。

RECIPE/ 基礎塔皮指南 The basic crispy tart crust
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身邊許多朋友都對自製塔皮有莫名的恐懼,總以為這是項曠日費時的大工程,要不然就覺得材料很難買。有時聚會我自己做了塔或派帶過去,他們驚恐的眼神好像是我度過重重難關,冒著生命危險去天山摘了一朵雪蓮回來(或是去魔多打了戒指)(還是去Westworld偷了一個機器人)(乾脆搭車去釜山走走好了)。 

真的沒有這麼難啊!材料也真的很好買! 

塔皮本身的配方和做法都大同小異,但是烘烤的方式會因著內餡而有所調整,我這邊簡略的分成三類: 

1.內餡不需要跟塔皮一起烤 

像慕斯、巧克力等,這類的內餡都已經熟了或不再需要加熱,只要放入已經完全烤熟、放涼的塔皮即可直接使用。 此時的塔皮就要完全烤到全熟,如這個配方我們建議的烘烤方式。 

2.內餡在塔皮半熟的時候一起烤 

一個塔皮從生的烤到全熟,約需在烤箱內以攝氏180度烤45分鐘上下,若搭配的生內餡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,可以在塔皮烤到半熟的時候填進去一起烤,如一般尺寸的鹹派通常會烤到半熟再填入餡料,以免內餡被烤到過頭。 

3.內餡在塔皮全生的時候就一起烤 

大多數的水果派需要一開始就跟塔皮放進烤箱,隨著時間將風味和水份濃縮,製作比較厚的料理如厚鹹派時,因為內餡需要更長的加熱時間,所以也會一開始就一起放入烤箱。 

在第一和第二類的情況,塔皮要預先烤過,這時候我們要再來認識一個新的朋友 - Blind Bake,這個字是預烤的意思,為了防止烘烤時底部因膨脹而裂開,要先用叉子在底部壓出孔洞,讓熱氣均勻散出,同時蓋一層烘培紙並放上重物(Pie weights),避免塔皮膨脹,這邊的重物可以是材料行裡賣的專業金屬豆,或者你也可以像我們一樣,找家裡放到過期的米、豆子或堅果,可以一直重複使用喔。

為了替各位重拾信心,我們這次完整的拍攝了塔皮的製作方法和流程,在家第一次製作時可能難免有些意外,真的失敗了也請萬萬不要灰心,有什麼問題就怪給水逆吧。歡迎你們多多來煩我問我問題,只要花時間練習,要烤出色澤金黃、口感酥脆的塔皮是完全沒有難度的。 

#對了沒有封起來的叫做塔Tart 
#有封起來的才叫做派Pie

RECIPE/ 桂圓巧克力海綿蛋糕 Longan chocolate ganache cake sponge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本次蛋糕製作了桂圓巧克力的甘納許,也許有些人不大清楚,甘納許其實就是巧克力與鮮奶油混製成,你可以在許多甜點中找出它,型態多變,當鮮奶油比例多一點,就是慕斯或是巧克力醬,巧克力多一點呢,就是松露巧克力的基底,本次蛋糕的內餡我們就以一比一製作,冷藏過的甘納許會非常紮實,放在室溫下三十分鐘就可以啦。

桂圓當然也可以換成其他果乾,像是葡萄乾、蔓越梅乾甚至杏桃乾都很棒,但新鮮龍眼就不大適合了,除了少了煙燻的香氣,過多水份也會影響到甘納許的質地,讓好不容易煮好的甘納許壞光光的。

海綿蛋糕最需注意打發全蛋,全蛋加糖打發需要在溫熱的狀態,隔水加熱會是最溫和的方式,因為溫度容易控制,也不會一個失控直接煮熟了,而過程中要適時確認溫度,不然沒發覺溫度過低的話,這全蛋可是死都不會發給你看的,那怎麼確認蛋汁發泡的狀態呢?把打蛋器舉起來,看著淋在表面的蛋汁,不會立刻散掉就對了,假如是馬上化掉,就表示還不足夠,請繼續加油啦。

通常來說,海綿蛋糕咬下去最擔心就是過於乾硬的口感,如此一來,真的是越嚼越渴,實在是不行吶,所以一定要刷上糖漿,讓蛋糕多了濕潤的酒香,表面裝飾也可以刨下新鮮檸檬皮,增添清爽氣味,再與桂圓巧克力甘納許享用,吃起來真的讓人受不了,滿滿的巧克力吶!


RECIPE/ 抹茶紅豆海綿蛋糕 Matcha and red bean cake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本次甜點是以抹茶蛋糕為基底,抹上紅豆餡,再淋上鮮奶油,是傳統的日式風味,這組合就像拆不散的好搭擋,是不會出錯的。偶爾會聽到身邊朋友有誰不喜歡巧克力,都會感到不可置信,但總不會連抹茶和紅豆都捨得拒絕吧?

海綿蛋糕做法請見:古典巧克力蛋糕 Classic chocolate cake

關於抹茶粉的濃度不太一定 ,本次配方是寫7至10g,風味想要優雅一點,還是要滿鼻子豪爽的抹茶香氣,都請依自己喜好調整,而抹茶粉千萬不要買調味包(有放糖、奶的),要純抹茶粉,可以買好一點的品牌的入門品項,例如 「一保堂」,我喜歡用他的「初昔」這款抹茶,也不需選擇太名貴的茶,這樣似乎有點浪費了,但也不要買到綠茶粉,有一次誤用,出爐顏色簡直嚇死我。

至於製作紅豆泥,紅豆務必請泡隔夜,或時間至少也要六小時,有事先泡軟,煮起來自然會輕鬆許多,要是沒有泡軟,煮紅豆泥的過程,真的會是一場硬戰,怎麼攪,怎麼翻,就是絲毫沒有要變軟的意思,紅豆泥最好一次煮大量起來,分裝好,放入冷凍包存,使用的前一點退冷藏即可,省事多了。

烤海綿蛋糕前幾次也許會失敗,大家得失心不要太重,多試幾次,一定會找到訣竅,烤甜點真的充滿成就感,看著烤箱裡逐漸膨脹的蛋糕,直到出爐,用叉子挖著一口口吃下,好像從眼睛到肚子都感到幾分療癒。

RECIPE/ 糖漬水果盅、脆餅與香緹 Marinated fruits cup
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有時候不想大費周章地烤蛋糕,就會逛一趟市場,看看當時的水果是哪些,買回來切成塊狀,混些砂糖、自己偏好的利口酒和調味料,靜置一小時,或是冰至隔夜即可,就是完全沒有失敗機會的水果盅。 

水果盅簡單快速,除了上層的水果之外,利口酒非常重要,這是讓水果變成甜點感的關鍵,配方中的水果都是挑選清爽口味的,所以搭配蘭姆酒,你也可以按照自己偏好選擇,另外,基底餅乾選擇也很多,基本上以任何不帶鹹味的款式為主,不管是消化餅或營養口糧,還是蓮花餅乾,都可以隨興搭配,甚至櫥櫃裡有堅果,都拿出來敲碎混著餅乾做成Crumble,會讓水果盅吃起來有堅果的油脂香氣。

這道甜點拿來宴客非常適合,裝上打發好的鮮奶油,削些檸檬皮屑,最後把多餘的醃漬甜汁淋上去,看起來,做起來簡單又快速,不用任何工具,甚至可以把冰箱吃不完的水果清掉,怎麼想都很方便。

RECIPE/ 古典巧克力蛋糕 Classic chocolate cake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--

我們先來講海綿蛋糕,傳統做法就是加入泡打粉與膨鬆劑,來增加蛋糕的空氣感,但本次食譜都沒有加入,所以全蛋打發變得很重要,還有,打發全蛋跟蛋白打發相當不同,會有些辛苦,假如手邊有電動打蛋器,那是再好也不過了。

全蛋加糖打發需要溫熱的狀態,隔水加熱會是最理想的加熱方式,千萬不能直接加熱,比如微波,另外,溫度不能拉得太高,不但會過硬,還可能被煮熟,相反地,溫度太低就打不發,這就像某件事過與不及,都不是件好事。

怎麼確認蛋汁發泡的狀態呢?把打蛋器舉起來,淋在表面的蛋汁,不會立刻散掉就對了,假如是馬上化掉,就代表還還不足夠,請繼續加油。

接著混合打發蛋汁與麵粉,要注意打發的全蛋會消泡,這時就必須依靠切拌法,輕柔地攪拌兩者,請右手拿著抹刀,快速地刮過缽底,然後再中心將底部將材料往上翻起,這麼一來,可以讓兩個密度與重量不同的材料混在一起,再輕輕地同方向重複切勻,任何壓的手勢都要避免,否則剛剛辛苦打發的空氣感,都要散掉啦。

混合好後,等都不要等,直接送入烤箱,本次配方比較紮實,這可是海綿蛋糕的特色,相較於蛋白烤成的戚風蛋糕,口感上就會稍稍偏乾,所以呢,我把加了酒的糖漿刷上去,彌補一些濕潤感,吃起來更輕鬆。

關於甘納許,比起前面算是簡單許多,基本比例為1:1,喜歡厚實一點,巧克力份量請拉高,偏好軟的質地,鮮奶油就多倒一點,甘納許剛才出冰箱時,是會有點硬度的,但放在室溫下,就會回到柔軟的狀態。

本次甜點散發著古典的氣氛,不管是費心包裝成生日蛋糕,還是隨性地端到餐桌上的朋友聚餐,都非常氣派,上頭可以點綴些季節水果,讓他看起來更誘人,比如:櫻桃、荔枝或是鳳梨,請自由搭配變化,手邊有什麼都可以試試看,但質地稍硬的水果,像是梨子或是蘋果就不太合適,但可以用香草莢與糖醃個ㄧ、兩小時,可以軟化質地,作為裝飾看起來也相當舒心。

不同的味道組合,都有不同的印象,巧克力對上莓果,這是我最喜歡的組合,巧克力礦土香氣與莓果酸香味道,非常性感,隱約透露著情色意味,引人遐思。


RECIPE/ 巧克力榛果磅蛋糕 Chocolate and hazelnut pound cake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磅蛋糕是款質地紮實的英式奶油蛋糕,難度比其他甜點算是平易近人,而完成後也因材料中大量的奶油,即使放在室溫下,也能保存上好幾天。本次配方是以濃郁巧克力為基底,再配上榛果,最後淋上杏仁酒的糖霜,讓磅蛋糕多了一股成熟調性。

磅蛋糕基本上是由四大材料組合而成,分別是奶油、蛋、糖以及麵粉。做法上需留意兩點,第一是在步驟四,切記奶油一定要放於室溫至徹底軟化,如同霜狀一般(不要直接硬做,你會恨死自己),大家可以將奶油切塊,放在較溫暖的地方,例如電視或冰箱上面來加速軟化,但是不要傻到直接加熱,因為液態的奶油不能用啊,接著就把室溫奶油打發至輕綿狀態,像是較堅硬的打發鮮奶油質地就可以了。

第二是將溼料混合乾粉,許多人會這步驟攪拌過頭,但萬萬不可啊,因為會讓磅蛋糕過於硬實,所以建議大家,可以先用抹刀輕輕拌,先是把鍋底刮起來,再把不均勻的部分慢慢切齊,如此重複,才能溫柔地去攪拌,避免於讓麵糊產生過多的筋性。

關於磅蛋糕,其實不需像多數甜點一出爐就急著吃,可以慢慢放涼,再來品嚐,放冷後要用保鮮膜封起來,天氣熱就冰冷藏,沒那麼熱就可以放常溫,但從冰箱拿出來不要直接吃,因為裡頭的奶油都還硬邦邦的,至少要放室溫約30分鐘後再享用,另外,磅蛋糕放一至兩天後會回潮,蛋糕質地會更柔軟濕潤好吃哦。

最後,我的步驟寫得比較細,是怕大家不熟甜點怎麼處理,有問題歡迎大家留言給我啊不要害羞。


RECIPE/ 除夕夜菜單特輯

Editor/ Chuan
--

提早幾天回到老家,雖然手上還有些待辦事項,但已精神癱軟默默地進去年假模式。大家的春節農曆都怎麼過的呢?我最期待一家子聚在餐桌前,毫無顧忌地大吃大喝享受年夜飯。

下面我跟紀詮特別選了幾道有著節氣氣氛、適合分享的食譜,挑個一、兩道為長期以來一直無私付出的家人做做看吧,裡面有中式有西式有複雜也有輕鬆,心意到比較重要囉。

希望台南的朋友們一切平安順心,這個年可能比較難過,但請你們努力不要放棄,也請大家一起幫忙。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,一切都會更好的。因為,我們都是勇敢又堅強的台灣人啊。

RECIPE/ 英式柑橘果醬 Marmalade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
每年的冬季是臺灣盛產柑橘的季節,這塊土地除了滋養出堅毅的人民之外,也有著多種柑橘的品種,常見的柳丁、橘子都已經在市場冒出頭來,近幾年流行的茂谷柑再過陣子也會上市。我喜歡在這個季節做柑橘果醬,除了價美物廉之外,按著時節生長的蔬果也比較不需灑農藥,會有這個考量是因為柑橘果醬要嚐起來有層次感,皮必須一同入鍋燉煮才行。

可能是為了保存的關係,早期的柑橘果醬下的糖量很多,多到舔一口牙齒就酸得發疼,成品顏色偏深且濃稠如漿,後來由蘇格蘭人帶頭將柑橘果醬做成抹醬的質地,開始接近當代果醬的濃稠度和風味,微微的苦澀味讓人著迷,一直到19世紀英國人才慢慢開始把晚上吃的柑橘果醬移到早餐的桌上。

製作柑橘果醬的時候,必須先用滾沸的清水燙過三次,以去掉表皮的苦味,若選用皮薄、果肉甜的品種,像是茂谷柑 我只會燙一到兩次,以免香氣盡失啊。這個配方是最基本的原味,喜歡的話,隨手撿些香草莢、八角、丁香或肉桂棒,一起入鍋燉煮都很適合,起鍋前加入熬得濃稠的紅茶也很棒喔!


RECIPE/ 薑糖柳橙餅乾 Ginger and orange cookie

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我不是一個特別喜歡吃餅乾的人,因此鮮少在家自己烘焙。不過這是款天氣轉涼時就想拿出來回味的食譜,也幾乎是我劉某一千零一份餅乾配方,口感吃起來紮實又硬脆,像是古意到講話會口吃的老實人,切厚一點的話烤出來口感會硬一點,薄一點的話則清脆一些,好吧這幾乎是廢話但我實在怕大家烤壞啊。


調味的部分,主要以薑、黑糖和柳橙為主,架構出濃濃的節慶歡樂感,可以自由調整香草或香料去調味,加點堅果或碎果乾也很棒。嚐起來甜度不高,以這個比例來說增加到60-80克都行。總之,是個沒什麼失敗空間的點心,一次多做一點起來,放在家裡最好看的玻璃罐內保存,最好是有古典紋路雕花的那種老派造型,在這個充滿節慶與聚會的季節裡,朋友來的時候不經意地說出『噢我上次隨便烤了些餅乾,要的話自己動手別客氣』,然後在廚房端出一壺熱茶徹底收服客人的心。

RECIPE/ 法式烤布蕾 Crème Brûlée

原文刊載於 Linge Roset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人類在吃下美味的甜點時,總會引起性感的遐想。

用湯匙敲破黑黃如琥珀色澤般的焦糖,開口處流瀉出滑順如絲綢的蛋奶餡汁,用舌尖頂住上顎就會在嘴裡化開的愉悅感,伴隨著細緻的香草與乳脂氣息,緩緩地從嘴巴飄逸至鼻間,最後咬下硬脆的焦糖片,爽快的口感、微苦的風味與蛋奶餡形成完美的對比,是一種帶著情挑的調皮感。

每次做這道菜就想起14年於巴黎的 Le Dauphin用餐的回憶,一間充滿大理石且人們穿著俐落的小館,他們的烤布蕾混入了橙花水當味引,每一口滑嫩的奶醬裡都帶著清爽的柑橘香水味,些許豔俗但卻令人難以忘懷。

早在三百年前就在食譜書上出現的烤布蕾,算是甜點界的先輩,法文字義為燒焦鮮奶油的意思,亦即底層滑順的奶醬與上頭的焦糖。這道料理操作起來幾乎沒什麼難度,你唯一需要的是時間,讓蛋汁緩慢地在烤箱內蒸烤成型,取出後耐心地等待冷卻,在休憩時做這個配方再適合不過,等待的空檔將一直看不完的那本書拿出來好好溫存一下,或沖一壺熱茶,或者僅是對著陽台外的空景發呆,享受與自己獨處的時間。

RECIPE/ 南瓜香料烤布丁 Pumpkin pudding

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--

自從得知南瓜與香料彼此有多麼契合之後,我就再也無法擺脫這個調味宿命了,鹹的入,甜的也入。它倆如同熱戀中的伴侶無法割捨彼此,迸發出的能量如比前幾天在新聞上看到法拉利姊與慧慈的合照,從宇宙深層散射出來的光芒。

這份食譜其實是基本烤布丁的變化,請隨心所欲地用地瓜、芋頭等根莖澱粉作物取代,砂糖的量也可自己微調,沒什麼難度又美味的一個配方。烤好的布丁散發濃厚的南瓜香氣,配上微辣的薑香與木質調的肉桂與丁香,暖心又暖胃,簡直是新好男人的代表。唯獨南瓜泥處理起來有點令人惱怒,建議蒸好、煮好的南瓜趁熱搗泥,想要口感綿密細緻的話,就得再花功夫過篩囉。


對了,南瓜買回來請先在室溫放熟個幾天,以免草青味偏重噢。

RECIPE/ 柚子果醬 Pomelo jam


writer/ soac
editor/ chuan
photographer/ soac, chuan

--
大家有發現嗎?現在正值一年中最舒爽的時節,原本悶溽的暑氣漸漸散去,在迎來令人厭惡的濕冷冬天前,台北難得有短短幾週的乾爽氣候,暖陽下伴著涼風,無論在戶外做什麼心情都好到不行,一不小心就打盹恍神去,真該多趁這時間往山上走。

中秋節前後柚子大產,四季裡也唯獨現在可找到甘甜清香的柚子,每年家裡都佈滿了親戚送來各產區的文旦,晚餐後瑞瓊老母總貼心地幫大夥撥好皮,被寵壞的幼子們只要躺在沙發上往嘴裡送就好,真爽。

今年想跟大家分享柚子果醬的做法,帶點成人風味的柚子果醬,嚐起來有柑橘那種微微的苦澀刺激感,幾分類似英式的柳橙果醬 marmalade。這食譜做起來一點都不難,只要你可以克服剝皮取肉這一關就大功告成了,找個閒適的午後空檔,一口氣多做些放著,冬日時配茶入口或抹在烤至金黃酥脆的吐司上都是極致的過癮。柚子買回來記得先扔在室溫幾日,等到表皮轉皺風味才會濃郁噢。

RECIPE/ 巴黎布雷斯特泡芙 Paris-Brest

原文刊載於 Linge Roset

--
這個甜點翻譯成中文有個很美的名字:巴黎布雷斯特,最早一百多年前人們紀念法國固定舉辦的自行車賽,由巴黎(Paris)到西方的布雷斯特(Brest)再回到巴黎,全程超過一千兩百公里的超級賽事,所以將這個點心做成圓形的車輪狀,內餡填入滑順細緻的香提奶油或堅果奶醬。說起來泡芙殼的做法雖然都差不多,不過卻有各式各樣的變化,無論是小圓餅、長條狀或是堆疊成雪人狀都相當的迷人。對我來說,泡芙最好吃的狀態是出爐冷卻後的瞬間,只有這時品嚐才能咬下滿口的酥脆,所以全世界最美味的泡芙,或許就在你家的廚房裡。

RECIPE/ 荔枝櫻桃果醬 Lychee and cherry jam


年紀越長,越會隨著季節吃食,每年到了六月前後總讓我很緊張,路過水果攤時不時就逼問老闆娘何時會有荔枝,深怕一個恍神產季過了就要跟荔枝寶貝訣別了。今年南部的朋友送了一箱荔枝上來,吃到臉上痘痘都要成火山群了想說這樣下去不行,心一橫就把剩下的全部做成果醬,剛好遇到美國西北櫻桃的產季,兩者尬在一起風味細緻誘人到不可思議。

在這個組合裡,荔枝扮演豐盈性感的撲鼻香,櫻桃則有著莓果的酸甜風味,如果仙女放屁的話,應該也是此等優雅的香氣吧?做好的荔枝櫻桃果醬帶著藍紫色的光澤,如靜物畫般靜靜躺在罐子裡,將夏天的滋味封存起來。